丁汝昌为什么死后17年才下葬?真实原因揭秘

发布时间:2023-05-10 15:45:57 来源:96845 编 辑:9万精品
丁汝昌是清朝北洋水师的提督,他在甲午战争期间选择了服鸦片自杀,而在他死后的17年里才下葬。这一延迟下葬的真实原因揭秘如下。
 
丁汝昌在甲午战争中坚决拒绝投降日军,选择了自杀。由于清朝将战败归咎于丁汝昌缺乏海军经验才导致海战失败,所以他被判处“籍没家产”的处罚,并被要求死后穿上黑色囚衣,棺材漆成黑色,并用铜箍捆绑。这样的安排旨在表明他有罪,将他视为囚犯,并禁止埋葬他的遗体。

 
直到宣统二年(1910年),萨镇冰等人奔走呼吁平反,清廷才撤销了丁汝昌的罪名。同年,萨镇冰与谭学衡主导在刘公岛建立了丁汝昌的祠堂,以纪念他的牺牲。民国元年(1912年),丁汝昌的遗体才最终下葬于安徽无为县西乡小鸡山梅花地,入土为安,而这距离丁汝昌去世已经整整17年。这一延迟下葬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丁汝昌的平反工作需要时间,并且需要争取到清廷的同意才能进行下葬。

 
17年的延迟下葬期间,丁汝昌的事迹逐渐被人们所了解,他被认为是抵抗外敌的英雄。他的祠堂也成为人们纪念他的地方,使得丁汝昌的牺牲和勇气得到了广泛的传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