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内耗的表现,四种方法调理精神内耗
发布时间:2022-07-26 16:11:46 来源:未知 编 辑:9W编辑✔
精神内耗的表现:
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“他刚看我的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?”;
经常回忆自己的表现,“我刚才那句话是不是太傻了?”;
做事之前思虑过度,“我该做吗?失败了咋办?别人会如何看我?”
经历点失败就自我贬低,“唉!我果然不是学习的料!”
……
常常一天下来没做什么事,但却觉得身心俱疲
你是不是经常思考很多顾虑,想做一件事,会先有1000个想法,我该做吗?失败了怎么办?最后从计划到放弃,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。
经常琢磨刚刚他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?他那句话是不是对我有意见?喜欢胡思乱想,尤其干正事的时候,一开始学习就忍不住想今天吃啥?昨天的综艺太好笑了吧?经常回忆自己的表现,刚才我那样做,他们会怎么看我?我那个动作真的太傻了吧!
喜欢思考是一件好事,这代表你智慧大,格局大。但是如果像这样想,很多可能你就陷入了精神内耗。坐地日行8万里,啥也不干,耗自己内耗,让人感觉很累。因为想太多,可能一天啥也没干,但是感觉身体被掏空。
为什么我们会想很多陷入内耗?
第一个原因 是灾难化思考
你有没有这种体验?上学的时候考试没考好,就会想是不是我能力有问题,然后在心里上演小剧场,一定是因为我没有天赋,我果然不是学习的料。在心理学上,这种思考叫做灾难化。简单来说就是当你遇到一个小问题,大脑会自动脑补出最坏的结果,把这个小问题夸大成一场大灾难。比如生点小病,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癌。表白被拒,就觉得没有人会喜欢我。
长期进行灾难化的思考,你的行动力会越来越差。灾难化最可怕的地方是偷换问题。比如本来你的问题是这次没考好咋办?经过灾难化,大脑给你换成了不是学习的料咋办?本来问题很简单,下次考好就行,但是偷换之后超纲了,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。变得自卑,行动上也不再积极内耗的。
第二个原因 是过度刺激
当我们感到爽的时候,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。比如当你在游戏里拿到人头或者不停刷短视频的时候,再比如得到大家的认可,头脑中就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,我们每天被各种app包围,手机从早刷到晚,相应的大脑会一直分泌多巴胺。
人的大脑具有强大的适应机制,它会慢慢习惯这种大量多巴胺的环境。当你回到现实生活,比如开始学习的时候,大脑会觉得这什么呀,一点也不刺激,从而进入一种无聊的状态。于是你开始走神,想东想西,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越来越浮躁了,学五分钟就想干点别的,想要集中精力。但是各种想法就像电影一样闪进脑子里。其实可能问题很简单,就是大脑被过度刺激了。
第三个原因 人类所有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
首先是你要自己问自己一个问题,你觉得自己长得好看吗?现在你设想这样一个场景,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。而且从出生开始你就没有见过任何人类,现在再回答这个问题,你觉得自己好看吗?这个时候的答案就不确定了,因为你没有了比较对象。这就是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提出的经典概念,也就是人类所有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的烦恼。
我们经常觉得自己不好,或者担心别人有什么看法,是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们一直在跟别人做比较。比如有的女生明明非常瘦,但是她看到网上那些身材热辣的小姐姐会觉得我好胖,从而开始焦虑和自卑。我们的很多烦恼其实都不是真的,只是因为你在比较的过程中把它给放大了。
如何走出内耗的方法:
第一,每天抽一段时间,远离一切电子设备,放空你的大脑,多巴胺才能回到正常水平,才能重新找回注意力。
第二,当你又开始灾难化思考的时候,立刻拿出一张纸,把你所有的想法都列出来,分成两类,哪些是事实,哪些是你的想象。针对想象的部分,每一个都写出你这样想的理由,你会发现很多理由都站不住脚,这就是经典的认知行为疗法。
第三,减少跟别人的比较,因为没有用,别人不会因为你的比较改变对你的看法。相反你会在比较过程中放大自己的缺点,变得患得患失,甚至开始自卑。
第四,把目标从做好变成做完,很多喜欢内耗的同学,都是完美主义者,总是在想我要等一个好的状态,我要学会这个技能再开始。把目标改成做完,而不是做好,开始会变得非常简单。
永远不要因为害怕,收回想要触碰的手
|